读几个句子,你就知道蒙医的厉害
浏览次数:   284        上传时间:   2018/4/5 10:23:45

来源: 内蒙古日报融媒体

蒙医药学是“活着”的文化遗产。蒙医的系统理论源于自然万象的规律,信仰“天人一脉”,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贯穿了人与自然的整体观。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传承至今,是古代科学的瑰宝。

蒙医药不仅有神奇的治疗方法,在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价值。

蒙医是广角镜,它的视野很宽广很透彻。

他是一种神奇

蒙医将人体看作与外界直接联系着的有机整体,从身体表面的细微变化诊断出体内的疾病。

蒙医诊断疾病时常常联合运用问、望、触三种方法。其中诊脉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五疗种特色传统疗法运用针刺、灸疗、推拿、药浴、放血五种疗法治疗高血压、鼻炎、脑血栓、风湿等多系统疾病,且对身体没有伤害。

蒙医整骨术利用人骨自然愈合原理,不使用仪器,不开刀、不打钢钉、不伤元气,全靠手法技术医治。

脑震术是在患者头部或患者身体其他部位如脚底或者患者身旁用专用起震棒进行适当力量敲击起震,将震波传至脑部,“以震治震,震静结合”治疗脑震荡。

修复受损神经,光靠营养神经疗法是起不到修复作用的,蒙药珍宝丸却可以对受损部分直接修复,有“颠覆性作用”。

蒙医药治疗血液病有非常久远的历史,一些至今无法攻克的难题,用蒙医药却可以迎刃而解。

蒙医用药结构自成一体,炮制工艺独特,天然药物特性明显。

蒙饮食疗法、酸马奶疗法,让亚健康的人群远离病痛。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药方》载有治疗寒病的北方游牧部落经典复方“匈奴露宿丸”。

 

他是一种历史

《蒙古秘史》记载:一次在作战中,成吉思汗颈部受伤失血,在危急关头,他的部下半夜不顾性命冲破敌人包围,去寻找酸马奶,这说明在一千年前的蒙古部落,对失血过多的人用酸马奶来抢救,已成为熟练经验。

在《四部医典》中记载“针刺、放血从北方传到内地,在北方盛行。”

元太医忽思慧于1330年用汉字撰写了《饮膳正要》一书,这是蒙医药学的第一部典籍,也是中国营养学研究的开山之作,李时珍将其中部分内容收入他的《本草纲目》。

世纪著名蒙医药学家占布拉著《蒙医金匮》一书,记述了蒙医治疗各科疾病的方药两千多首,是一部较完整的蒙药方剂集。

1963年内蒙古多伦头道洼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砭石针,1978年在内蒙古树林召公社出土的青铜针,被考古学界认定为用于针灸,这让蒙古高原的医药学历史一下推到了久远以前的石器时代。

三位国医大师
 

策·苏荣扎布(2009年,首届国医大师)
 
巴·吉格木德(2014年,第二届国医大师)

 

包金山(2017年,第三届国医大师)


 

他是一种哲学

“天人一脉”是蒙医药的精髓。

“寒热平调”是蒙医疗法之根基。

“三根学说”为主要理论基础。

“七素三秽”“阴阳五行”、“五元学说”是重点。

他是一种文化

《甘珠尔》《丹珠尔》《四部甘露》《蒙药正典》等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医学宝库。

银制器具在蒙医传统疗法治疗疾病有着悠久的历史。

科右中旗蒙医药“科尔沁蒙医药浴疗法”于2014年被列入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08年,蒙医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956年,内蒙古自治区建立了内蒙古医学院,1958年在全国西医药院校中第一个设立了蒙医专业。

1980年,在通辽市成立内蒙古民族医学院,1987年改为内蒙古蒙医学院。

他是一种产业

2012428日,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在呼和浩特成立。

20132月份,蒙医药学受邀参加联合国美国纽约总部召开的“南北对话高端论坛”。

20161230日,通辽市正式被命名为“中国蒙医药之都”。国内最大的蒙药生产基地、蒙药材种植基地、国内最早成立的蒙药厂都在这里。

2010年,颁布实施《内蒙古自治区蒙中医药条例》。

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出台《蒙医药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62020年)》。

蒙医药已经实现了规模化、科学化、国际化、品牌化、产业化,正在迈向信息化的道路。

蒙医蒙药传奇人物

忽思慧

忽思慧(13世纪末—14世纪初),著名蒙医、营养学泰斗。元代曾任饮膳太医一职,著有《饮膳正要》一书。

忽公太

忽公太(14世纪),元代蒙古族针灸学家,元翰林院医学士,撰有《金兰循经取穴图解》。

墨尔根·绰尔济

墨尔根·绰尔济(18纪初),蒙古族东土默特人,著名外科医学家,善医外伤,对治疗骨伤有传统的独特秘方,对于关节僵直,他已经采用类似现代推拿的治疗方法。

伊喜巴拉珠尔

伊喜巴拉珠尔(17041788),青海蒙古族,著名蒙医理论家,他根据藏医、印度医学、中医之精华提出了六基症、寒病、十大要症等独特理论,充实和发展了蒙医学理论,为近代蒙医学理论奠定了基础。

罗布僧苏勒和木

罗布僧苏勒和木(1740--1810),著名蒙医学家,正镶白旗人,所编著的《认药学》书中对每味药的形态、产地、性味、功能、质量优劣等方面作了全面、系统地阐述。

占布拉却吉丹金普仁来

占布拉却吉丹金普仁来,著名蒙药学家,著有《秘诀方海》《宝生方海》《宇宙广论》等经典著作。

占布拉道尔吉

占布拉道尔吉,杰出蒙药学家,奈曼旗人,著有《蒙药正典》一书。

龙日格丹达尔

龙日格丹达尔(18421915),喀拉喀蒙古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著名蒙医药学家。

伊希丹金旺吉拉

伊希丹金旺吉拉(18531906),镶白旗人,着《珊瑚验方》(藏文)、《医学歌诀》(藏文),是用歌赋体写成,在蒙医史上是首创。他制作的3个镶饰药袋和银制圆花勺,为研究蒙药剂量提供可靠依据。

古拿巴达拉

古拿巴达拉(1892--1972),辽宁阜新人, 30岁时授予“道布其额木其”这一蒙医最高殊荣,并开始招收徒弟,至1949年培养出蒙医药人才200多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瑞应寺主持创办中国第一所蒙医学校。

白清云(云丹扎木苏)

白清云(1912--1989),辽宁阜新人,中国第一个蒙医教授。主持藏文《四部医典的》蒙文翻译工作。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分卷》。

罗布桑(19322006

阿鲁科尔沁旗人,蒙医学教授,蒙药学专家,国内首任蒙医学博士研究生导师,编著有《蒙药学》《蒙药炮制学》等全国统编教材。

“天人一脉”是蒙医药学的精髓--人来自于大自然,回归于大自然。

 
上一条:  展现蒙医之美 传承蒙医文化 下一条: 民族医学体系的明珠——蒙医